学生正在进行游泳训练。受访单位供图
一直以来,我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特色体育教育工作,把体育工作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围绕“一校一品一特色”,不断深化学校的体育教育,涌现出了一批市、省级体育项目的推广学校。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一批体育项目推广学校,我市19所学校上榜。记者分别从篮球、排球、游泳推广学校中选取典型,挖掘其背后的做法和经验。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四会中学
篮球基础好,参赛屡获佳绩
“从社会层面来说,村村有篮球场,经常组织篮球比赛,篮球群众基础好。正是因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将其作为规划发展特色来抓,纳入教学常规,配足配齐人员、物资,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四会中学教务处主任陈达丰对记者说。
每当课余时间,学校的篮球场上很热闹,学生们都在打篮球,造就了自信阳光、体格健硕的形象。“尤其是男生,八成以上喜欢打篮球。”陈达丰告诉记者,学校建有6个篮球场,其中2个为室内篮球场,场地充裕,是保障学生热爱打篮球的基础。
同时,该校在招生、师资、经费上给予了篮球推广的保障。在招生阶段,对体育特长生有所倾斜,聘任4个专业篮球科班出身的教练,分梯队开展篮球教学工作,每班成立班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比赛。将篮球纳入常规教学,在设备、人员、资金等保障方面配齐配足。
正是学校的重视,该校的篮球教学成效显著。2021年,该校男子篮球队代表肇庆市参加广东省三人篮球联赛,获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2022年,以该校女子篮球队为基础,召集其他县市区优秀篮球运动员,组成肇庆代表队参加广东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得全省第九名。
德庆中学
经费有保障 训练设施更充裕
德庆中学体卫处副主任聂海勇告诉记者,学校从2015年开始将排球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以体育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排球教学经费纳入学校公共支出,且排球经费在体育经费中占比较高,建设有2个排球场,训练器材充足,基本可实现人手一球。
“我们分梯队培养学生,普及排球理论课,让学生认识和爱上排球,开展有兴趣班和成立专业队,从兴趣班中挑选苗子,加强训练。”聂海勇告诉记者,学校在校保证1个小时的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
自2015年开展排球教学,成立排球队,当年拿下了肇庆市排球锦标赛第三名。2016年,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增加1个人,拿下了肇庆市排球锦标赛的冠军。2018年至2020年间,成绩基本排在全市前四名。
“我们学校的排球在县里比较有优势,这离不开市、县教育局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聂海勇说,获得省推广学校后,将大力培养学生,争取更好的成绩,同时推广排球文化和排球精神。
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借力第三方机构,学生﹃游﹄得更远
“学校没有游泳场地,我们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与校外游泳馆合作共建,将游泳纳入体育传统项目,做好教学发展规划。”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副校长邬云生告诉记者,自游泳纳入体育中考后,学校摸查发现,不少学生热爱游泳,且在各项游泳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加上家长支持,有良好的基础,学校将游泳作为学校的特色推广项目。
该校先从教师培训着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游泳技术,并不定期开展游泳讲座。将游泳训练纳入教学课程,与游泳馆合作,每周安排两个课时,学生免费前往游泳馆,接受专业游泳教练培训。
“作为省的推广学校,下一步我们将想办法完善校内场馆建设,将游泳项目做好,形成学校的特色品牌。”邬云生对记者说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