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肇庆市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活动在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鼎湖莲花-富溪市管起步区项目现场举行。这是开工活动现场。
落户肇庆新区的维珍妮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已全部完工,预计今年6月投产。
德庆冠旭时尚电子科技园项目一期生产线。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林琳
“要比谋划、比开工、比建设、比服务、比效益!”2月6日上午,在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起步区,肇庆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活动,现场施工车辆汽笛长鸣,市领导带着台下“一把手”们立下“军令状”,严肃表态聚焦项目谋划建设,比担当、拼作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高水平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如此严格,盖因项目是地方前进的“车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制造业当家”,实现“再造一个新广东”。放眼珠三角,从珠江东岸到珠江西岸,从项目工地到生产车间,珠三角各地的重大项目纷纷动起来。肇庆如何能落后?
好项目厚植好生态
抓好项目谋划和建设,是事关地方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大事、要事。
这些年肇庆可谓深有体会——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相继落地并顺利投产,产能的提升带动产业链集聚,成功让肇庆在新能源这一战略赛道上争得一席之地。
好项目带来好生态,集群效益不断释放。在2月6日签约、开工、投产的178个产业项目中,制造业为152个,属于“主导+产业”体系的补链型项目有103个,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金属加工等产业。
铭利达是其中代表。该企业是一家新能源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企业,为就近供应龙头企业而落户肇庆高新区,从租赁厂房到决定自建厂房谋划扎根发展。企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公司正在快速增长,而肇庆正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建设,与公司目标和利益相契合,决定携手长远发展。
这样的例子在肇庆还很多。希音(SHEIN)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时尚和生活方式在线零售商,项目于2022年6月成功签约落户肇庆新区。其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计划在肇庆新区建设一体化智慧化园区。希望在打造SHEIN高科技按需生产敏捷供应链的同时带动地方的服装产业、交通运输产业、服务贸易等多产业协同发展。
冠旭电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屡获国际奖项,而且先后承担了国家、深圳市重大产业技术攻关等多项科研课题。2021年,这个深圳“排头兵”结缘“山里人”,正式落户肇庆市德庆县,让德庆这个山区县有了电子信息的头部企业,有了地方产业的“明星代言人”。冠旭负责人在活动现场表示,当前项目正抓紧一期投产,以及二期建设,争取于2023年底完工,并在2024年全部启动生产,力争早日达标达产。
绝不能“躺”在成绩上“睡懒觉”
要取得持续的进步,绝不能“躺”在成绩上“睡懒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肇庆发展的责任重,迫切感强。1月28日,大年初七,肇庆发出“起步就是冲刺、开工就是决战”的冲锋号;1月29日,年初八,肇庆向全国派出36支招商工作队,抢时间抓机遇,大招商、招大商;2月1日至3日,肇庆市“两会”召开,市委、市政府公布全年发展目标,市领导在分组讨论寄语各地各部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不能等也不能慢”。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强化“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立足经济发展,谋划建设一批扩大有效投资的续建项目,一批面向未来的重大项目。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抓紧制订今明两年工作计划,并把资金、要素都集中到目标上,推动项目建设加快往前赶。
向春天出发,一刻也不能等
此次肇庆推动各地、各部门“比谋划、比开工、比建设、比服务、比效益”,实行“五评比两公开”,其目的是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带动全市掀起抓项目谋发展的热潮,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生动局面,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五评比两公开”围绕实效展开,譬如“比开工”即落实到“比新建项目开工率,比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等“实打实”地对地方发展有增益的地方。为了倒逼各地紧跟目标,除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市委、市政府还要求各地、各部门在西江日报等公众媒体上公开承诺本年度计划开工、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投产计划等指标,主动接受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监督。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向春天出发,一刻也不能等,肇庆更不能等。伴随着这些大项目、好项目的集中签约、开工、投产,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爆发点正在孕育形成。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肇庆正以奔跑者的姿态、奋斗者的心态、追梦人的状态,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