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东站班组长胡艳秋和丈夫邵文达连续10年在各自岗位过春节 铁路“夫妻档”共守旅客团圆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灯树千光照,元宵团圆来。2月5日晚,肇庆东站值班室里,当胡艳秋品尝着丈夫邵文达送来的汤圆时,心里无比温暖香甜,春运以来的工作疲惫一扫而光。快速吃完汤圆,她充满活力地打开门,穿越过道,走到月台上,手持喇叭静候旅客的到来。

短暂相聚后,胡艳秋和丈夫邵文达挥手告别。 受访者供图

短暂相聚后,胡艳秋和丈夫邵文达挥手告别。 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黄有剑 通讯员 黎文泉

灯树千光照,元宵团圆来。2月5日晚,肇庆东站值班室里,当胡艳秋品尝着丈夫邵文达送来的汤圆时,心里无比温暖香甜,春运以来的工作疲惫一扫而光。快速吃完汤圆,她充满活力地打开门,穿越过道,走到月台上,手持喇叭静候旅客的到来。

胡艳秋是肇庆东站客运三班的班组长,也是一名党员,丈夫是广宁站客运值班员。10年前,同为老乡兼校友的他们一起从内蒙古来到肇庆工作,并组成家庭,成为了一对“铁路夫妻”。10年来,这对“铁路夫妻”每年都因工作需要在各自岗位上度过春节。

“大年三十除夕、大年初一、初二上班,初三休息了一天,初四初五接着上班。”今年春运以来,胡艳秋基本都是凌晨一点收工,6点起床,“今年客流回暖,客流量、工作量比去年大大增加了。铁路班组长属于兵头将尾的岗位,是最基层的管理者。我是一名班组长,必须带头坚守好春运工作岗位。”

今年春运期间,除了每天负责班组人员的布岗、现场工作处理外,胡艳秋还要负责班组人员的后勤服务保障等工作,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这次春运加开了很多列车,工作更加繁重。但这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我们累点没什么。”她笑道。

今年春节前两天,有一位老人坐错车来到肇庆东站。胡艳秋知道后,一边耐心安抚老人,一边联系老人的女儿,并安排老人坐列车返家。送老人上车前,她还给老人买了午饭。她的热心服务赢得了老人及其家人的谢意和满意。这样的暖心故事,胡艳秋不记得做了多少次。

作为班组长,胡艳秋对同事也多方照顾爱护,以身作则站好每一班岗。同事一声声的“秋姐”中,蕴含着对她的信任与支持。

春运期间,距离肇庆东站70多公里远的广宁站内,邵文达亦在坚守忙碌。由于肇庆东站与广宁站班制不一样,他们每工作6天后只能在家相遇一天。因此,邵文达上班路过肇庆东站时,都会给妻子胡艳秋带热乎的饭菜。而在站台上,夫妻二人往往只能短暂寒暄后,便又挥手道别。

元宵节当天,邵文达特地提前煮好了汤圆,带给胡艳秋品尝。在胡艳秋眼中,丈夫对待工作和同事也非常认真真诚。“同在铁路系统工作,我能体谅他的不易,他也能体谅我的辛苦,在家里很宠我,我们就是彼此的后盾。”谈起邵文达,胡艳秋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我们平时一个在肇庆东站,一个在广宁站上班,一起休班才团聚,有时送饭在站台短暂相见几分钟。但身为铁路人就是这样。我们夫妻俩的短暂团聚,是为了守候更多人、更多家庭的团聚。”胡艳秋说道。

在胡艳秋心里,因工作而缺少陪伴,觉得存在亏欠的是不到4岁的女儿。因此在新的一年,胡艳秋最大的愿望就是和邵文达带着女儿来一次正式的旅行。

有一种力量叫“并肩作战”,有一种牵挂叫“互道平安”,有一种浪漫叫“铁路夫妻”。在坚守春运的“战场”上,还有不少像胡艳秋夫妇这样的“夫妻档”。他们冲锋在前、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演绎着春运期间的别样浪漫。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